乡村短视频是乡民自我言说的重要媒介,也是一种综合性、流动性的话语实践.当下研究多从外部视角将乡村视为静态的、经由短视频映射的媒介图景,未有从内部视角将乡村短视频视为一种动态化的生产过程.基于此,本文从媒介化理论出发,探寻乡村短视频的生产逻辑及其媒介化意义.研究发现:乡村短视频通过持续输出异文本嵌入实践惯习,并逐渐搭建新的乡村文化系统.作为"非人行动者",乡村短视频将创作者、观众、平台及国家等行动主体巧妙地纳入了对话的场域,在驯化算法和被算法驯化中开展一场为"承认"而进行的协商,以健全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在互动的过程中,乡村短视频最终指向的是"协商空间"的搭建,多主体在共同栖息和动态流动中实现了价值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