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环境变迁与技术适应:17-19世纪苏州地区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探析
环境变迁与技术适应:17-19世纪苏州地区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探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17-19世纪,苏州地区水患频发、赋税沉重、人地矛盾突出,导致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为缓解人民生存环境压力,政府重视水利兴修,改善当地的农田灌溉和水运交通;当地人民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商品化,探索生态农业技术.这些举措,使得苏州地区逐渐形成了桑基鱼塘,稻鱼、稻鸭共育,与蟹蔬复合种养等多样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该时期的苏州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复合生态农业,扩大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志翔
展开 >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关键词:
17-19世纪
苏州
生态农业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21&ZD225
出版年:
2024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232
ISSN:
2095-0683
年,卷(期):
2024.
45
(3)
参考文献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