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超越翻译观"视域下毛泽东诗词英译探究

"超越翻译观"视域下毛泽东诗词英译探究

扫码查看
本雅明在《译作者的任务》中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越翻译观",强调译作在意义和形式上超越原作,二者相互补充进而达到形而上层面的"纯语言"境界,同时通过陶罐之喻、切线之喻、森林之喻阐释翻译的法则.在本雅明这三个比喻的启示下,毛泽东诗词的英译在形式上应该贴合原作,译者可以借助尾韵、头韵等多种形式加强原诗的表达效果;在修辞上无需完全遵循原诗,而是打破中西语言的界限,以音译、添加修饰语、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等方式弥合中西语言之间的差异;在意象上也不必苛求一致,最重要的是表达原诗之意,译者还要注意意象的动态美和颜色词,借鉴西方诗作中的相似意象,从而完善毛泽东诗词的英译.

房凯歌、王启伟

展开 >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9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9

"超越翻译观" 本雅明 毛泽东诗词 英译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项目淮北师范大学重点委托项目

GXXT-2020-033HBSD202305

2024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232
ISSN:2095-0683
年,卷(期):2024.45(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