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石菖蒲-川芎配伍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石菖蒲-川芎配伍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软件预测石菖蒲-川芎配伍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靶点,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分析其作用信号通路,从系统水平深入探讨其抗AD的作用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成分数据库(TCMID)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收集石菖蒲和川芎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治疗靶点数据库(TTD)和药物数据库(Drugbank)检索获得AD作用靶点,并运用小分子活性数据库(PubChem)和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根据石菖蒲、川芎潜在活性成分二维或三维结构相似性预测出相关作用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重叠部分筛选得出药物与疾病共同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建立药物成分-疾病靶点PPI网络;运用基因分析软件(DAVID)对靶点进行基因功能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代谢途径分析数据库(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阐明石菖蒲-川芎配伍与AD的关系.结果 石菖蒲-川芎配伍活性成分与AD疾病靶点网络包括10个化合物和51个靶点,参与相关代谢通路28条,包括神经配体-受体相互作用、Rap1信号通路、AD信号通路、Ca2+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等.结论 石菖蒲-川芎是以多个靶点、多途径相互作用发挥治疗AD的药理作用,其多与增加突触间信息传递、促进神经突触的生长及突触可塑性、降低Aβ的生成与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抵抗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以及增强胆碱能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Combination of Shichangpu and Chuanxiong in Treating AD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黄斌、罗洪斌、黄胜、谭铖、周逸仙、汪友中、凌志峰、鲜慈英

展开 >

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 湖北恩施445000

湖北民族大学神经精神共患病研究所 湖北恩施445000

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恩施445000

网络药理学 石菖蒲 川芎 A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年恩施州科技计划项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81660223:2017CFB451:E20170005:PKLHB1903

2020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影响因子:0.64
ISSN:1008-8164
年,卷(期):2020.37(1)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