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给BNS型杂交小麦生产应用提供最佳的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群体光合速率、透光率以及群体光能吸收利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调控效应.其中S3(270×104株/hm2)处理在花后灌浆期光合特性表现出显著优势,小麦群体透光率态势良好,光反射率较低,光合速率降幅较小,光能吸收利用能力较强,最终使得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1(180×104株/hm2)和S2(225×104株/hm2)处理的群体中部和底端透光率在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但群体较小,漏光严重,群体光合速率较低,干物质积累量和实测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S4(315×104株/hm2)和S5(360×104株/hm2)处理群体相对较大,在整个生育期群体光合速率较高,但群体中部和底端透光率较小,光反射率较强,光能利用率较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最终导致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降低.综合以上结果可知,BNS杂交小麦在播量为S3(270×104株/hm2)时冠层结构最优,产量最高,为BNS杂交小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Effects of Sowing Rate on Populati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Material Accumulation and Yield of BNS-type Hybrid Wheat

丁位华、姜小苓、冯素伟、金立桥、路玉平、茹振钢

展开 >

河南科技学院 小麦中心,河南省现代生物育种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3

BNS型杂交小麦 播量 群体光合速率 群体物质积累 产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南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

2017YFD01007012017YFD0100705192102110020182102110259

2020

华北农学报
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内蒙古六省市农科院农学会

华北农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67
ISSN:1000-7091
年,卷(期):2020.35(4)
  • 5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