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模式创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模式创新

扫码查看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与实践理论,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正逐步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育人机制.随着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大思政课"中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其他育人环节呈现的"双轨型"特征,向"并轨型"模式的转变,但并未实现理想化的"接轨型"融通发展.这是源于"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实践资源管理"零散化"、思政课实践板块"形式化"以及教学联动机制"低效化"等现实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大思政课"建设应开展学生理论宣讲、国情历史研究、基层岗位实习、社会场景体验四种创新模式,把"学、思、践、悟"的特征贯穿其中,以实现"大思政课"的善用.

肖建国、李雨豪

展开 >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思政课 协同育人 模式创新

江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2022)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22SZZD006JGKT23_C09120BKS140

2024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178
ISSN:1008-5912
年,卷(期):2024.36(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