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莫拉克”台风暴雨过程中湿位涡场的演变特征

“莫拉克”台风暴雨过程中湿位涡场的演变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引发浙江沿海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湿位涡(MPV)和假相当位温(θse),重点分析了正压项(MPV1)和斜压项(MPV2)的正负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判断大气对流不稳定处,θse陡立面密集区,能量锋较强区域,同时结合上升运动,可以作为判断强降水发生的判据.MPV1和MPV2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MPV1负值越小即其绝对值越大,降水强度越大,并且负值区分布变化与台风路径变化较为一致.MPV2的负值区出现,大气的斜压性增强,有利于降水增幅,同时此负值区影响范围及其所在高度层的变化也与降水增强与减弱有一定关系.当降水区完全由MPV2负值区所控制时,该区域降水即告结束.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in the Rainstorm Caused by “Morakot” Typhoon

刘峰、丁治英、梁艳、郑海棠、黄新晴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浙江省平阳县气象局,平阳325400

浙江省气象台,杭州310017

台风暴雨 假相当位温 湿位涡 倾斜涡度发展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项目规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CB42150340975037

2011

暴雨灾害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暴雨灾害

CSTPCD
影响因子:1.533
ISSN:1004-9045
年,卷(期):2011.30(2)
  • 27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