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回归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体用"视角下的《老子》文本辨正阐释

回归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体用"视角下的《老子》文本辨正阐释

扫码查看
中国哲学学科是近代学术产物,在其百年历程中也遭遇了不绝的质疑.《老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流传版本较多、注释者立场和结论多样等多种原因,导致《老子》的思想被扭曲甚至魅化.西学东渐以来,《老子》又被按照西方学术话语体系进行了肢解和涂抹,其本意已逐渐模糊.在新时代,依据中国哲学传统范畴的视角对《老子》文本进行阐释,使其回归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十分必要."体用"是中国哲学史上最能体现存在的构造与关系的一对重要的概念.从中国哲学传统的"体用"范畴视角可以将《老子》主要内容归纳为道体、道用及"遵道贵德"三部分.老子著书的主要动机是向当时的统治者进言,其行文的逻辑可以解读为以道为体、以德为用.老子指出造成当时社会问题的原因在于统治阶层自私、多欲,继而提出"少私寡欲""为而不争"的主张,并呼吁统治者将天道和人道合二为一,对当时流行的儒、墨等学说"反其道而用之",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统治效果.

常洪亮

展开 >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中国哲学 体用 老子 道体 道用

2024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社会科学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3
ISSN:1003-8477
年,卷(期):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