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再思乐论的当代价值:回到先秦儒家治理思想的关键向度

再思乐论的当代价值:回到先秦儒家治理思想的关键向度

扫码查看
理解先秦儒家治理思想应回到乐论之中,其以贯通天人通达于治的高度,呈现了实现"天下大治"的治理目的,供给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治理伦理,塑造了问题意识与政治理想相统一的治理形态.具体而言,孔子乐论的焦点在秩序重建,源于治理现实问题,强调治理价值判断,重视承继治理传统,因而有着现实主义治理底色;孟子乐论核心是治理功能实现,试图衡量治理现实状况,揭示儒家治理思想特质,其有着鲜明的民本主义治理倾向;荀子乐论的贡献则在于治理理论的系统建构,在以乐论深刻阐明"乐"的本质并呈现"和""正"的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建构了维齐非齐、礼法兼施、化性起伪为核心的理性主义治理系统.先秦儒家乐论始终为后世儒家治理思想"调音协律",实现了延续性的发展,其当代价值则在于,由于乐论作为一种中国式治理"知识",蕴含着中国式治理的内涵阐释,体现着中国式治理的功能统合,能够启发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治理理论.

易星同、薛雪

展开 >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乐论 治理理论 先秦儒家 自主知识体系,当代价值

2024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社会科学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93
ISSN:1003-8477
年,卷(期):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