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太息"病名病因及辨治源流考析

"太息"病名病因及辨治源流考析

扫码查看
"太息"作为临床常见症状,最初为古人抒发情感的书面用语,《内经》最早将其引入用来描述医学现象,自此"太息"开始作为医学术语,形容深度呼吸,若以不同的程度副词修饰则表示病理状态,如"善太息""喜太息".由于"太息"临床的常见性,自晋至金元,医籍中多将"善太息"和"太息"混用,作为伴随症状出现在多种疾病记述中,直至明清各医家才将"太息"作为独立病症单独立章讨论.本文将"太息"作为研究对象最大范围的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发现历代医家对"太息"论述丰富,但缺乏相关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总结.因此通过查考历代古籍,梳理其发展源流,厘清太息的病名病因及辨证论治,以期为当今中医诊断术语的规范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于清茜、温佳雨、王若冲、吴凤芝、兰碧娟、梁垚、李峰

展开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2488

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中心,北京 102488

太息 源流考证 文献研究 病因病机 肝郁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项目子项目

ZYYCXTD-C-202006

2024

河北中医
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

河北中医

CSTPCD
影响因子:0.951
ISSN:1002-2619
年,卷(期):2024.46(4)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