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扫码查看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为进行性发展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CHF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属本虚标实之证,心气虚为其发病之本,瘀血、痰浊、水饮为其标实,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诸脏.其中肝藏血主疏泄功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至关重要,若肝不藏血,则阴血不足;肝失疏泄,气血津液运行失调,内停发为血瘀、痰浊、水液,使心气亏虚,心阳阻遏,心脉失养,最终发为心力衰竭.本文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理论探讨CHF的发病机制,旨在为临床从肝论治CHF提供辨证思路及理论依据.

孙艳、杨建军、郑光敏、姜倩、杨青

展开 >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甘肃 兰州 730030

慢性心力衰竭 肝藏血 肝主疏泄 发病机制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21JR11RA164

2024

河北中医
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

河北中医

CSTPCD
影响因子:0.951
ISSN:1002-2619
年,卷(期):202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