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土文献视域下"德"义的历史嬗变

出土文献视域下"德"义的历史嬗变

扫码查看
近年来,随着出土文字材料的不断丰富和古文字考释的不断突破,加之考古发现研究成果的不断出新,"德"的原始意义与形体演变也获得了新材料的证明。"德"观念的产生源自上古时期的立表测影、观象授时,它原本是华夏先民树立染表测定时空观念来获取大自然运行规律的一种实践活动。"德"的原始义就是槷表所体现出来的正与直,以此为原点,"德"逐渐衍生出了以顺天听命为基准的政治制度、宗教观念和人文修养。"德"在殷商甲骨文中写作"徝",涵义是遵循上帝或祖先神的指示去行事;在两周金文中多写作"德",具有了天帝的旨意与个人的德行双重涵义;在战国楚简中多写作"悳",其意义也多指向了个人的内在修养与品行。

寇占民

展开 >

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起源 嬗变 古典哲学 出土文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河池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2019)

20XJA7400032019GCC002

2024

河池学院学报
河池学院

河池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0.199
ISSN:1672-9021
年,卷(期):2024.44(1)
  •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