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儒与墨的分歧在于经济而非伦理——以荀子对墨家节用思想之批判为线索的论证

儒与墨的分歧在于经济而非伦理——以荀子对墨家节用思想之批判为线索的论证

扫码查看
荀子对于墨子的批判是为"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以经济思维的批判作为墨学的概括,而非道德论实践上的兼爱理论.而检视荀子的经济思想便可以发现,其多为针对《非十二子》中墨子批判的三个向度而发.由此更可进一步理解到,荀子在作为儒家的自我认同中,与墨家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利"与"义"的对立,而是"节用"与"节用以礼"的差异.如以经济学脉络而论,可说墨子在自苦中"以节流作为开源",而荀子则是在礼仪繁饰中"以开源作为节流".也就是说,荀子在经济论述中仍以礼作为终极价值去涉入,那是一种"裕民以政"的政治经济系统.在以礼为核心的经济论述中,荀子不仅梳理物质经济,更强调物质文明,他认为经济论述上的富足并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足,还须涉入心灵上的富足.只要能够以富养民,而不仅是如墨子赋予天子以至庶民自苦俭约的义务,那么便能够充满生命驱力去裁万物而使资源源源不竭,在开源中富足,也就没有所谓"忧天下之不足"的问题.

曾暐杰

展开 >

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学系,台湾 台北 106308

荀子 墨子 富国 节用 显学 儒墨

2024

邯郸学院学报
邯郸学院

邯郸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0.127
ISSN:1673-2030
年,卷(期):2024.34(1)
  •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