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2 88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多灶性、肿瘤位置、腺体外侵袭,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颈部中央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P<0.0001)、年龄<55(P<0.0001)、肿瘤最大直径(P<0.0001),多灶性(P<0.05)、双侧肿瘤(P<0.05)、腺体外侵袭(P<0.0001)、伴结甲(P<0.05),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0.0001)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P<0.0001)、腺体外侵袭(P<0.0001)、伴桥本(P<0.000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00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超过3枚(P<0.0001)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55岁、肿瘤最大直径、多灶性、双侧性、腺体外侵袭、伴结甲、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更容易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男性、腺体外侵袭、伴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超过3枚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高.
Risk factor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the central and lateral cervical areas in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马艳飞、石铁锋、王禹博、张雪

展开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甲状腺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颈侧区淋巴结 危险因素

2022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117
ISSN:1000-1905
年,卷(期):2022.56(3)
  • 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