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PEC柱钢梁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PEC柱钢梁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扫码查看
为更好满足建筑结构不同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对已有自复位连接节点弯矩转角关系进行改进,提出摩擦型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设计思路.利用ABAQUS软件设计了5榀卷边PEC柱钢梁摩擦耗能型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模型试件,并对其在往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模拟数据,对比分析柱顶竖向力、摩擦板长圆孔孔径、柱脚边界条件和摩擦板翼缘螺栓布置方式等设计参数对试件滞回性能、抗侧刚度退化、残余变形、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卷边PEC柱满足自复位结构对竖向构件承载力及抗侧刚度的要求;摩擦板长圆孔孔径合理设置可控制摩擦滑移耗能和连接转化为承压型传力模式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结构不同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摩擦板内外侧翼缘均布置高强对穿螺栓的实际工程做法可更好发挥部分自复位连接的自复位和耗能减震功效;柱脚边界条件对结构受力进程和刚度分配影响显著,柱底与基础梁刚性连接的试件承载力、抗侧刚度和耗能减震远高于柱底铰接试件;柱顶竖向力在大侧移情况下的二阶效应对试件承载力和自复位功效产生较小的不利作用.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PEC column-steel beam composite frame with friction damped self-centering connection

方有珍、张志成、黄志豪、季云

展开 >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摩擦型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 组合框架 自复位功效 耗能能力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

5147828618KJA56000JZ-033

2021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3
ISSN:1000-1980
年,卷(期):2021.49(2)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