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碳联合管理对稻田浅层土壤N2O浓度剖面分布规律的影响

水碳联合管理对稻田浅层土壤N2O浓度剖面分布规律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揭示不同水碳管理对稻田土壤N2O浓度产生的影响,将控制灌溉技术与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相结合,采用微电极技术,观测不同水碳管理模式下稻田土壤N2O浓度剖面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施肥后1~6 d内,控灌稻田土壤不同深度N2O浓度小于常灌稻田,施肥后第8天开始,控灌稻田土壤不同深度N2O浓度均显著大于常灌稻田(p<0.05),且2种碳管理模式下规律基本一致;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控灌稻田土壤浅层(0 ~1 cm) N2O浓度无显著影响,但在较深处(1~3 cm),秸秆还田N2O浓度显著大于施用有机肥(p<0.05),2种碳管理模式对常灌稻田N2O浓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控灌模式配施有机肥N2O浓度小于其他模式,施加分蘖肥后,CM(控灌+有机肥管理)处理N2O浓度均值较CS(控灌+秸秆还田管理)、FM(常灌+有机肥管理)处理分别小35.1%和24.8%,差异显著(p<0.05),CM处理略小于FS(常灌+秸秆还田管理)处理,施加穗肥后,CM处理N2O浓度均值较CS、FS、FM处理分别小45.5%、33.7%和18.8%,差异显著(p<0.05).
Effects of water and carbon managements on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N2O concentration in paddy shallow soil

俞湾青、杨士红、祁苏婷

展开 >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土壤N2O浓度 稻田土壤 水碳管理 秸秆还田 有机肥 水分管理 微电极技术

51879076515790702018065

2021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3
ISSN:1000-1980
年,卷(期):2021.49(4)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