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CT扫描视域下黏土干湿循环劣化机理

CT扫描视域下黏土干湿循环劣化机理

扫码查看
为研究干湿循环对黏土力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CT扫描测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了干湿循环对黏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黏土的抗压强度保持指数性下降趋势,在经历4次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了40%左右,干湿循环达到8次后抗压强度基本达到稳定;CT扫描横剖面显示,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裂隙从试样四周开始发育,并逐渐向内部扩展,裂隙的宽度和长度均持续增加,连续性也有所提高;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逐层面孔隙率均明显增加,且不同层间的交界面孔隙率的增加更为显著,层间的裂隙最先发育,试样表面也有竖向裂隙发育,试样内部连通孔隙的数量增加,闭合孔隙的数量减小;不同次数干湿循环作用下黏土的孔隙率与抗压强度之间保持负指数性关系,当干湿循环次数达到4次后,孔隙率的增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减小.
Deterioration mechanism of clay in dry-wet cycle under CT scanning

claydry-wet cycleCT scanningcompressive strengthmicrostructure

马晓凡、陈红、刘瑾、王颖、陈志昊、车文越

展开 >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黏土 干湿循环 CT扫描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018YFC1508501B220203020

2023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3
ISSN:1000-1980
年,卷(期):2023.51(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