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AST-CTI测试平台上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的研制

EAST-CTI测试平台上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的研制

扫码查看
为了更方便和深入研究紧凑环注入(CTI)系统产生的等离子体团在等离子体中的演化过程,特设计了一套大尺寸、均匀的六硼化镧等离子体源,用来产生磁化、高密度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源的阴极采用钨丝间接加热的方式来达到工作温度,阴极最高可达到1800℃.阳极采用耐高温、透过率50%的钼金属网,与阴极之间轴向间距1m.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40~200V偏压,阴极发射的电子与中性气体碰撞、电离进而产生长1m直径100mm的稳态磁化等离子体柱.在台面实验中,测试了源的放电性能和等离子体相关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阴极发射电流密度为1~2A·cm‒2的情况下,测得的氩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可达到1018m‒3量级,电子温度约为8eV.通过增加阴、阳极之间偏压,阴极发射电流密度最高达到8.5A·cm‒2,等离子体参数与托卡马克边界参数相近.该等离子体源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为EAST-CTI系统开展台面实验的能力.
Development of a lanthanum hexaboride plasma source in EAST-CTI test platform

EAST-CTILanthanum hexaboride cathodePlasma sourceMagnetized plasma

孟凡卫、张小辉、胡广海、孔德峰、叶扬、黄艳清、齐美彬、赵志豪、李博、董期龙

展开 >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 230009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肥 230031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合肥 230031

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衡阳 4210024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石河子 832003

展开 >

EAST-CTI 六硼化镧阴极 等离子体源 磁化等离子体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中国科学院合肥科学中心卓越用户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17YFE03005002017YFE03005011190514319KZS20521KZS202GXXT-2021-014GXXT-2021-0292020HSC-UE008PA2021GDSK0073

2024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院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02
ISSN:0254-6086
年,卷(期):2024.44(1)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