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生素与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时间依赖协同作用的动态定量表征

抗生素与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时间依赖协同作用的动态定量表征

Dynamic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ime-dependent synergism between antibiotics and heavy metals on Chlorella pyrenoidosa

扫码查看
以硫酸阿米卡星(Amikacin sulfate,AMI)、五水合氯化镉(CdCl2·2.5H2O,Cd)、四水合氯化锰(MnCl2·4H2O,Mn)和七水合硫酸锌(ZnSO4· 7H2O,Zn)为研究对象,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采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3组二元混合体系(AMI-Cd、AMI-Mn和AMI-Zn),并应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测定其对Cpyrenoidosa的毒性数据,以浓度加和模型(Concentration addition,CA)和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IA)为标准加和模型进行毒性相互作用分析,并运用效应残差比(Effect residual ratio,ERR)进行定量动态表征毒性相互作用.结果 表明,3组二元混合体系共十五条射线的混合毒性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依据ERR,CA和IA对三组二元混合体系的毒性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但3个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具有不同的时间变化规律,即随暴露时间延长,AMI-Cd中五条射线的中浓度区由协同作用逐渐变为加和作用,AMI-Zn中5条射线在高浓度区的协同作用逐渐变为加和作用,而中低浓度区的协同作用在加强;AMI-Mn的毒性相互作用随时间变化不是很明显;与CA和IA相比,ERR定量地表征了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强度,这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提供了方法和数据参考.

宋崇崇、陶梦婷、张瑾、骆纵纵、周娜娜

展开 >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

混合毒性 蛋白核小球藻 浓度加和模型 独立作用模型 效应残差比

216770012020jyxm03552020xgk022020jy75

2021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化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49
ISSN:0254-6108
年,卷(期):2021.40(6)
  • 5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