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运城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区季节分析

运城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区季节分析

扫码查看
基于2019年3月~2020年2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运城市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季节运城市PM2.5污染的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运城市ρ(PM2 5)冬季最高(111.24 μg·m-3),夏季最低(30.02μg·m-3),PM2.5/PM10秋冬季均大于0.6,表明运城市秋冬两季颗粒物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空间上ρ(PM2.5)年均值呈现北部和中部高、东部和西部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PM2.5与SO2、NO2和CO呈显著强相关,表明本地排放对高值区ρ(PM2.5)影响较大,春季和冬季最高值分别位于河津市(58.50μg·m-3)和稷山县(142.33 μg·m-3),夏季最高值位于南部的平陆县(36.92 μg·m-3),秋季则为中部的盐湖区(62.94μg·m-3).输送分析表明,春季和冬季主要受西北向输送气团的影响,其占比可达58.69%和55.77%,夏季主要为偏东和偏南向气团,秋季来自河南西南部的短距离输送气团污染占比最大,为32.89%;潜在源区范围春夏最小,秋季开始变大,冬季范围最广且贡献最大,最主要源区春夏位于河南西部和中部,秋冬集中在陕西、河南和山西这3省交界区域以及陕西西部.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Transport of PM2.5 in Yuncheng City

王妘涛、张强、温肖宇、窦乃超、赵文婷、罗淑贞、陈志、瞿程凯

展开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2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

PM2.5 时空分布 后向轨迹 输送路径 潜在源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

SQ2019YFC02002341807342DQGG-05-32

2022

环境科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913
ISSN:0250-3301
年,卷(期):2022.43(1)
  • 1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