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碳减排成本的我国省域碳补偿机制

基于碳减排成本的我国省域碳补偿机制

扫码查看
合理界定碳排放责任,开展省域间碳补偿是促进区域协同减排的重要途径。基于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使用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对各省市碳排放进行了分解,测算了省域间的隐含碳流动,并设计了基于减排成本的差异化碳补偿机制,为我国开展横向碳补偿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①省内最终需求引致碳排放占比53。56%、省外最终需求引致碳排放占比32。49%,省域间隐含碳流动显著存在;②隐含碳总体呈现出从北部、中部地区向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显著流动特征;③生产者、消费者和责任共担视角下各省市的碳排放总量相等,其中责任共担的分配思路体现了"受益原则"。④省域间碳减排成本存在差异,碳减排成本低的地区直接碳排放量高,产业以重工业为主,碳减排成本高的地区直接碳排放量低,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⑤基于减碳成本各省市需支付(接受)的补偿金额不等,其中,广东需支付的补偿金额最高,内蒙古的受偿金额最高。
Carbon Offsetting Mechanism of China Province Based on Carbon Reduction Cost

embodied carboncarbon responsibility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carbon reduction costcarbon compensation

钟诗雨、张晓敏、吴佳、邬娜、封强、傅泽强

展开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隐含碳 碳排放责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减碳成本 碳补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22KFF-142022YSKY-09

2023

环境科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913
ISSN:0250-3301
年,卷(期):2023.44(8)
  • 4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