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价态外源硒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

不同价态外源硒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

Transform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for Pak choi(Brassica chinensis)of different forms of selenium added to calcareous soil

扫码查看
通过盆栽试验和连续浸提的方法,研究了外源硒酸盐(六价硒)和亚硒酸盐(四价硒)施入石灰性土壤后的形态转化及其对小白菜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价态外源硒施入土壤后,土壤各形态硒含量均随外源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1).但两种外源硒在土壤中的形态变化明显不同,施入土壤的硒酸盐主要以可溶态形式存在,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相对较大;而亚硒酸盐主要以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形式存在,并可由可溶态转化为其他土壤形态,从而降低了其生物有效性.Monod 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小白菜根系对六价硒的亲和能力显著大于四价硒,从而使得硒酸盐处理小白菜地上和地下部最大硒含量分别为亚硒酸盐处理的 5 倍和 2 倍,说明在石灰性土壤上硒酸盐比亚硒酸盐的生物有效性更高.另外,亚硒酸盐处理小白菜地下部最大硒含量是地上部的2.3倍,而硒酸盐处理小白菜地下部和地上部最大硒含量相近,说明小白菜根系吸收在硒累积和转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松山、吴雄平、梁东丽、薛瑞玲、鲍俊丹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712100

硒酸盐 亚硒酸盐 小白菜 形态转化 生物有效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

2008BADA4B09

2010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45
ISSN:0253-2468
年,卷(期):2010.30(12)
  • 3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