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部地区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部地区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 central region

扫码查看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我国中部地区的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用2012-2019年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计算中部地区的碳排放量,结合地理探测器对碳排放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①山西省碳排放量居中部地区首位,河南省次之,安徽省碳排放量位居第三,后为湖北省和湖南省,江西省碳排放最低;②2012-2019年在中部地区碳排放量聚集程度逐年减弱,高高聚集面积从210742.9 km2减少到153999.3 km2,低低聚集面积由148249.2 km2减少到103804.0 km2;③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的结果得到:对中部地区各省份碳排放影响因子解释力较大的为经济要素: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生产总值;中部地区各省份碳排放因子解释力较高的双因子交互多为经济要素.研究显示,中部地区各个省份碳排放分布及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碳排放的差异,本研究为中部地区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赵强、周月凌、方潜生、易明建

展开 >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合肥230601

安徽省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230601

NPP-VIIRS 碳排放 中部地区 碳达峰 碳中和 时空演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

410050161508085SQD208gxyqZD20200362022-RK034

2023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45
ISSN:0253-2468
年,卷(期):2023.43(2)
  • 9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