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兰西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及碳补偿分区—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兰西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及碳补偿分区—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arbon budget and carbon compensation zoning in the county of Lanzhou-Xining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in functional area:Based on the DMSP/OLS and NPP/ⅦRS nighttime light data

扫码查看
开展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城市群碳收支估算及碳补偿研究,对于制定适宜各主体功能区的低碳发展策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兰西城市群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的DMSP/OLS和NPP/ⅦRS夜间灯光数据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在分析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碳收支时空分异的基础上,构建兰西城市群碳补偿分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协调模型、二维关联矩阵等方法开展碳补偿分区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城市群碳收支量整体呈不断上涨态势,碳吸收量从6.83×107t增长至1.03×108t,碳排放量从4.47× 107t增长至1.37×108t.②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显著,碳排放呈现由以兰州为中心的单核结构转向以兰州和西宁为中心的双核结构的演变格局,碳吸收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③城市群"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指数均值为0.27,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46,整体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且失调区占比较大.④兰西城市群共有13个碳排放控制区、21个低碳优化区和5个碳平衡区,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最终分为7类碳补偿分区,并针对每一类型区提出差异化低碳发展策略.

DMSP/OLSNPP/VIIRScarbon budgetcarbon compensation partitionmain functional area perspectiveLanzhou-Xining urban agglomeration

程番苑、石培基、张韦萍、石晶、王丽蓉

展开 >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

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兰州 730070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兰州 730070

DMSP/OLS NPP/ⅦRS 碳收支 碳补偿分区 主体功能区视角 兰西城市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771130

2023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45
ISSN:0253-2468
年,卷(期):2023.43(11)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