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晋西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干燥化效应

晋西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干燥化效应

扫码查看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退耕还林工程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造成了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和土壤干燥化程度的加剧,从而严重阻碍了该区生态系统恢复效果的可持续性.选取山西省石楼县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照荒草地和耕地.采用人工土钻法取样,分析坡面和沟坡人工刺槐林植被恢复0~5m的土壤干燥化效应.结果表明:坡面人工刺槐林土壤干燥化程度受到不同林龄与不同季节的影响.其中,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干燥化程度逐渐加大;不同林龄刺槐林夏季土壤干燥化程度比春、秋季大.坡面与沟坡刺槐林在1m以下土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干燥化,其中坡面干燥化程度大于沟坡.土壤干燥化指数与刺槐林林龄、树高、胸径、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以刺槐林为主的研究区,土壤干燥化主要是由刺槐林植被引起的,该研究为黄土丘陵区植被可持续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Soil desiccation effects under Robinia Pseudoacacia plantations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western Shanxi province

于博威、刘高焕、崔保山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人工刺槐林 土壤水分 土壤干燥化 黄土丘陵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51639001

2020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ISSN:
年,卷(期):2020.2(2)
  • 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