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肇庆市为例

基于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肇庆市为例

Construction of a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based on ecosystem sensitiv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services:A case study of Zhaoqing City

扫码查看
以肇庆市为例,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识别为区域重要生态源地,利用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对生态阻力面数据进行修正后,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肇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采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区域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可直接识别为区域内的重要生态源地.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能定量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和差异,是修正生态阻力面数据的重要技术手段.全市共识别出 87 个重要生态源地,面积合计2717.39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18.24%.其中,9 个一级生态源地,面积合计 1982.07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13.30%;78个二级生态源地,面积合计 735.32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4.94%.全市共提取了 81 条生态廊道,总长度 1958.47 km.其中,10 条用于连通各一级生态源地的一级生态廊道,总体呈现"五横五纵"的分布特征;71 条用于连通各二级生态源地的二级生态廊道,呈辐射状分布于全市.

Eco-redlinesecological sourceecological corridor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Zhaoqing City

韩雅敏、江玉麟、邹明亮、曾建军

展开 >

肇庆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东 肇庆 526000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肇庆市行政经济法规咨询服务中心,广东 肇庆 526000

兰州城市学院 城市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及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

展开 >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安全格局 肇庆市

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项目(2021-2035)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类)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441200-202003-09223-001123YFFA00562023B-1522023-159

2023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CSTPCD
ISSN:
年,卷(期):2023.5(11)
  • 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