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隐性腐败概念辨析

隐性腐败概念辨析

扫码查看
对于何谓"隐性腐败",学界尚未形成共识.关于"隐性腐败"主要争议,存在着上位概念"腐败"、隐性腐败之"隐"等争议.在探讨争议的基础上,应对"隐性腐败"概念进行清晰界定.进而对隐性腐败进行解析,可知其本质是权力的异化,主体具有广泛性,客体是委托权力,目的在于获取不正当利益,行为方式具有隐蔽性、间接性、高赋能性,与受益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隐性化.以行为方式为标准,可以将隐性腐败划分为"影子公司"、"影子股东"、"逃逸式"辞职、"期权变现"、虚假交易、虚假借贷、"靠企吃企"、懒政怠政、智能化隐性腐败等诸多类型.

马少猛、马瑞凤

展开 >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石家庄 050051

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隐性腐败 权力异化 委托授权 不正当利益

2024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182
ISSN:1008-7966
年,卷(期):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