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刺激量针刺拮抗肌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刺激量针刺拮抗肌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中的应用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针刺拮抗肌的效果,分析不同刺激量差异.方法:选取24例患者为对象,在半个月中每隔5天对患者进行一次针刺治疗,分别以小刺激、中刺激和大刺激针刺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相比,Hmax/Mmax、Fmax/Mmax甲组<乙组<丙组(P<0.05);Ashworth、Fugl-Meyer、Barthel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Ashworth评分相比:甲组<乙组<丙组(P<0.05);Fugl-Meyer、Barthel评分:甲组>乙组>丙组(P<0.05).三组总有效率相比,甲组>乙组>丙组(P<0.05).三组比较,治疗后其H-B、TFGS、DFNP间差异甚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差异较大(P<0.05).结论: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小刺激量针刺拮抗肌的效果良好,且能大幅改善患者H反射及F波情况,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滕飞、李丹虹

展开 >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浙江台州 318000

脑卒中 针刺 痉挛性偏瘫 拮抗肌 刺激量 运动功能

2023

黑龙江中医药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黑龙江中医药

影响因子:0.425
ISSN:1000-9906
年,卷(期):2023.52(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