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串珠状溶洞数量影响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试验研究

串珠状溶洞数量影响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试验研究

扫码查看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串珠状溶洞数量对灌注桩顶部水平受拉特性的影响,为岩溶强发育区嵌岩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1)桩顶水平荷载相同时,上部土层段桩身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峰值)、桩侧土抗力随溶洞数量的增多而增大,单桩水平承载力随溶洞数量增多而明显减弱。2)上部土层段桩身水平位移随桩顶水平荷载增大而增大,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嵌岩段很小甚至为0;弯矩M-深度z曲线整体呈抛物线形,桩身弯矩在土岩界面和上层溶洞与底板界面呈现2个峰值,弯矩的变化仅仅影响到上层溶洞及其底板,第2层溶洞及其以下的弯矩几乎为0,土岩界面弯矩最大、截面最危险;土抗力p-深度z曲线呈"凸肚"形。3)溶洞数量增加,位置越高,p-y曲线越容易收敛,可以采用p/pub=α(y/y50)β拟合土层段的桩身p-y曲线。溶洞数量对α与β值变化幅度的影响较小,α与β值变化幅度体现p-y曲线随深度变化的敏感度,两者敏感度随溶洞数量增多而增大。4)工程桩刺穿串珠状溶洞时,为了提高单桩水平抗拉能力,建议采用注浆法改善上部岩土性质,加大土岩界面处桩身配筋率,并将桩身嵌入上层溶洞底板一定深度,防止基桩在土岩界面处发生弯曲破坏。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fluence of Number of Beaded Karst Caves on Top Horizontal Tensile Characteristics of Cast-in-place Piles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Karsthorizontal loadingp-y curvemodel test

周德泉、海军、刘宏利、高祁、刘海龙、桂海麒、孙卫勇、谢瑞庭、朱沁、周毅

展开 >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6

中交四航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

桩基工程 岩溶 水平受荷 p-y曲线 模型试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湖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52278329202019202247CX20210765CX20210774

2024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1
ISSN:1674-2974
年,卷(期):2024.51(1)
  • 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