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教育中主奴结构的形成与消散——基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的分析
教育中主奴结构的形成与消散——基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的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鲁迅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塑造了三种形象: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以及他们背后的主人.其中主奴结构是最具代表性的,映射在教学中就形成了有知阶层和无知阶层,即教师和学生.教师利用知识控制与层级监视规训学生,鼓励沉默、抑制创造、驱逐批判、抹杀自我,造成教师神化、学生物化、教育异化的后果.要消解这种教育中的主奴结构,就要打破沉默的螺旋、走向智性的解放、建立有知的教育学,使教育重新回到成人的路上.
外文标题:
The Form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the Master-Slave Structure in Educ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The Wise Man and the Fool and the Slave"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居颖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关键词:
主奴结构
沉默的螺旋
师生关系
出版年:
2020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362
ISSN:
1674-831X
年,卷(期):
2020.
20
(6)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