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为唤醒广大青年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旨在使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的禁锢,接受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但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由于早婚等引起的青年身体不良健康状况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传统精神家园崩塌等等,成为青年勇担历史使命的三大障碍.要实现从"旧青年"向"新青年"的根本转变,就必须革除青年思想中腐败堕落部分,重建"新鲜之信仰",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华.百年后的今天,《新青年》当年对青年的重要启蒙作用对于当下培育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