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清平乐·六盘山》为何被误读
《清平乐·六盘山》为何被误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对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词我们难以避免地会发生误读.它完全是毛泽东组合长征途中所得的现实素材,以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形象思维与诗意想象重构的一组诗意画,属于一种巧妙的虚构,其描写的景象在现场根本不存在.毛泽东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来描写红军越过长征路上最后一座高山,将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的意气风发之态,现实目的是鼓舞士气,以在新的革命根据地奋发图强,最后战胜强敌.诗与现实是紧密相关的,《六盘山》就是运用形象思维描写六盘山.但诗又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故《六盘山》同时超越了六盘山,其主题是把对万里长征的回顾和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展望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巧妙在于,它把过山当日西风冷雨的天空描绘成"天高云淡",它舍去后有追兵、前有阻敌而只道"望断南飞雁".它用"红旗漫卷西风"取代长时间食难饱腹、衣难遮体的红军将士的顽强斗志;它把武器称为长缨,把蒋介石隐喻为苍龙,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它缚住.
外文标题:
Why Was Mao Zedong's"Qingpingyue · Liupanshan"Misunderstood?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胡为雄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193
关键词:
《清平乐·六盘山》
误读
毛泽东
诗意想象
浪漫主义
出版年:
202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362
ISSN:
1674-831X
年,卷(期):
2022.
22
(6)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