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生活质量空间格局分析——以长沙市为例

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生活质量空间格局分析——以长沙市为例

扫码查看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空间愈发受到重视.生活质量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建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控.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分析、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进行研究,选取中心城区的78个街道为基本空间统计单位,以"生态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以及"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两项原则选取人的基本物质生活、人的基本社会保障、人的基本生存环境三个一级指标,采用熵值法和GIS空间自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空间格局是由市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辐射,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空间布局总体来说分布不均匀,影响因素较多.通过GIS空间自分析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发现出现"高地"和"洼地"等不平衡区域,并且从经济因素、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三个因素主导下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分析.为实现长沙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推进生态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规划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长沙市内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of Urban Quality of Life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A Case Study of Changsha

李晓青、黄怡铭

展开 >

湖南师范大学 地理与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生活质量 生态文明 多源数据 城市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 长沙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YFC0502406

202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629
ISSN:1673-9272
年,卷(期):2022.16(1)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