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生产力视角下的生态脆弱地区农村绿色发展逻辑——以四川省阿坝县神座村为例

环境生产力视角下的生态脆弱地区农村绿色发展逻辑——以四川省阿坝县神座村为例

扫码查看
探索"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引入"环境生产力"的分析框架,深入探究四川省阿坝县神座村的绿色发展逻辑.研究发现,生态治理是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成环境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必须从地方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地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最终打破生态性贫困的恶性循环.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吸纳和融合国家政策支持、地方精英引导及地方传统文化配合等多元因素的积极效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促使自然生态资源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建立起从生态贫困到绿色小康的发展机制,走上生态、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Green Development Logic of Ecologically Fragile Rural Area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 of Shenzuo Village in Aba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胡亮、段雨

展开 >

河海大学 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

河海大学 社会学系,江苏 南京 211100

"环境生产力" 生产力 生态脆弱地区 绿色发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7BSH042

202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629
ISSN:1673-9272
年,卷(期):2022.16(3)
  • 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