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女娲补天神话"中的石头绝非作者自指——论第一回的楔子功能之一
"女娲补天神话"中的石头绝非作者自指——论第一回的楔子功能之一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女娲补天神话"中的石头根本不是作者的自指。首先,作者一再强调这块石头是粗蠢的、质蠢的、蠢物、只好踮脚而已。其次,石头下凡的目的只是享受荣华富贵,这与神瑛侍者的下凡目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把石头的真实寓意隐藏于通灵宝玉的篆文之中。通灵宝玉是皇权的象征。从神瑛侍者的角度看,宝玉可以被视为作者的化身,在小说中传达作者的感受和思想;从石头化身为玉玺的角度看,衔玉而生的宝玉则是皇帝的象征;在具体的小说行文中,宝玉又常常是石头视角下的他者,在小说中具有自身的性格逻辑,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世界的方式。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丰君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红楼梦》
石头
通灵宝玉
传国玉玺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21BZX073
出版年:
2024
DOI:
10.13892/j.issn.2097-4035.2024.02.002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教育学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228
ISSN:
1006-2920
年,卷(期):
2024.
43
(2)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