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废弃矿区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施肥方式的响应

废弃矿区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施肥方式的响应

扫码查看
[目的]从细菌多样性和组成结构角度评估化学肥料与硅酸钠或蚯蚓结合施用对废弃矿区大豆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为日后矿区复垦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梅州市黄畲村废弃矿区种植大豆'华春9号',试验设置4个施肥处理:氮磷钾肥结合硅酸钠(3NPK+S和5NPK+S),氮磷钾肥结合蚯蚓20条·m-2(3NPK+E和5NPK+E),以不施肥为对照(3CK和5CK).在施肥后3和5个月时对大豆根际土壤进行采样.通过提取土壤细菌总DNA、16S rRNA测序和测定土壤基本化学性质,探究该矿区大豆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与3CK相比,3NPK+E处理显著增加了Chaol和Shannon指数;与5NPK+E处理相比,5NPK+S处理显著增加了Shannon指数.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不同处理下的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在操作分类单元(OTU)水平上出现显著分离.从属的相对丰度来看,Uncultured_f_Anaerolineaceae是3NPK+S、3NPK+E、5NPK+S、5NPK+E处理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基于Mantel检验和典型关联分析(CCA)显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全碳含量对5NPK+E处理的根际细菌群落有显著影响.[结论]施加NPK+S和NPK+E肥料均能有效提高矿区土壤细菌多样性,从而间接对土壤修复起促进作用.施肥方式和处理时间均会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组成,并且施肥处理时间越长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越明显.Uncultured_f_Anaerolineaceae富集在施肥处理下的土壤中,这类细菌可能在促使碳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修复土壤污染的潜力.NPK+E施用增加了有机质含量,对细菌群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Responses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soybean rhizosphere of abandoned mining area to fertilization methods

石琪晗、马玲、石奥情、李其斌、曾雅君、马启彬、程艳波、年海、连腾祥

展开 >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中心广东分中心,广东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

矿区复垦 16S rRNA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 施肥方式 土壤化学性质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

2017KJCX033

20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37
ISSN:1001-411X
年,卷(期):2020.41(2)
  • 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