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和病耻感的状况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10-2022-10在息县人民医院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10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8例;年龄(62。34±2。45)岁(范围:54~70岁)。术后3个月时,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和中文版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ERRI)评估患者的病耻感和反刍性沉思水平。分析反刍性沉思和病耻感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3个月时102例患者的SIS评分为(62。34±6。15)分,不同基线资料特征患者的S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RI评分为(13。48±3。24)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为(14。85±3。31)分。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病耻感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成正相关(r=0。981,P<0。001),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成负相关(r=-0。979,P<0。001)。结论 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成正相关,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成负相关,且病耻感水平越高说明患者越倾向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避免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病耻感,促进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降低其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水平,以利于患者康复。

李荔

展开 >

河南息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息县 464300

结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反刍性沉思 病耻感 相关性

2024

河南外科学杂志
郑州大学

河南外科学杂志

影响因子:0.709
ISSN:1007-8991
年,卷(期):2024.30(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