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指导下乳腺癌术后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综合性消肿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指导下乳腺癌术后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综合性消肿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评估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指导下的患者自我实施综合性消肿疗法(CDT)治疗乳腺癌术后相关淋巴水肿(BCRL)的效果,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2-2022-06 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 62 例BCR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医生和护士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指导下CDT自我治疗,包括皮肤护理、促淋巴回流按摩(MLD)、肢体康复训练、弹力绷带压迫以及健康教育。治疗前后通过互联网对每例患者进行简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以及疼痛和沉重感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调查。利用周径测量法计算上臂治疗前后的体积。结果 治疗后患者上肢周径分和水肿体积缩小百分比均值、患肢VAS评分、肩部活动能力、DASH评分和SF-36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指导下乳腺癌术后BCRL患者自我CDT疗法,能够改变上肢淋巴水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吴静

展开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蚌埠 233000

"互联网+医疗健康" 乳腺癌术后相关性淋巴水肿 综合性消肿治疗 上肢功能 生活质量

蚌埠医学院科研计划项目

BB20C018

2024

河南外科学杂志
郑州大学

河南外科学杂志

影响因子:0.709
ISSN:1007-8991
年,卷(期):202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