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康复教育在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恐动症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康复教育在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恐动症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康复教育对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恐动症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4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CI术的60例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康复教育方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康复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教育。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汉化的中文版心脏恐动症量表评估2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恐动症水平;分别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T)实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价2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GSES、恐动症水平评分及LVEF、LVEDD和6 MWT、SAQ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CI术后的CAD患者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康复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的恐动症水平、自我效能、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蓓蓓
展开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阳路院区 郑州 450014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跨理论模型
康复教育
自我效能
心功能
出版年:
2024
河南外科学杂志
郑州大学
河南外科学杂志
影响因子:
0.709
ISSN:
1007-8991
年,卷(期):
2024.
3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