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浅谈汉语各方言被动表示法的差异及成因
浅谈汉语各方言被动表示法的差异及成因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汉语各方言的被动表示法纷繁复杂,表面上看无章可循,实际上根据这些被动标记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遭受"义、"使役"义、"给予"义三类不同来源的被动标记.这三类被动标记内部具有高度的规律性,反映了汉民族在选择被动标记上的倾向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郑宏
展开 >
作者单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关键词:
被动标记
表示法的差异
形成原因
出版年:
2010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影响因子:
0.12
ISSN:
1008-8229
年,卷(期):
2010.
12
(2)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