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难经》诠释视野与方法的反思——以滑寿诠释《难经·二十三难》为例

《难经》诠释视野与方法的反思——以滑寿诠释《难经·二十三难》为例

扫码查看
《难经》历代注家众多,因古代注家掌握的材料以传世文献为主,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对先秦两汉时期医学源流的认识存在不足,故未能完全诠释《难经》本义.近年来,随着天回医简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认为天回医简与扁鹊学派存在密切关联,而《难经》自隋唐以来被认为是秦越人或扁鹊学派之著作,出土文献材料的研究能给《难经》研究提供另一视角下的丰富材料.试以《难经·二十三难》为例,基于先秦两汉不同流派对经脉认识差异的角度,结合天回医简出土文献研究,以分析《难经》诠释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以期为正确理解《难经》提供思路.
Reflection on the interpreting vision and methods of Nan Jing (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 Taking HUA Shou's interpretation of Nan Jing (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23 Difficulties as an example

徐靖婷、张宇鹏、张逸雯、徐世杰

展开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难经 天回医简 概念诠释 经脉理论 滑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中央公益性科研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项目

20BZX0512021C06CI2021B001YZ202155

2023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098
ISSN:1674-070X
年,卷(期):2023.43(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