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先秦儒家"孝道"观的历史生成

先秦儒家"孝道"观的历史生成

扫码查看
先秦"孝道"观念大体经历了从殷商的"宗教之孝"、西周的"宗法之孝"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伦理之孝"的转变.先秦儒家从家庭自然亲情出发,突出了"孝"的情感特征,实现了"孝"这一伦理思想从具有维护宗法秩序的工具价值向具有维系普遍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价值转变,突显了"孝"文化主体的道德自觉.这使得儒家孝道观念在以后的各个时期虽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但仍是中国人表达情感最本真、最重要的形式,成为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

管爱花、周璐

展开 >

淮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孝道" 先秦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2024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141
ISSN:1007-8444
年,卷(期):202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