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心性观、政治观,儒家的群己观仍然具有创造性转化的时代价值.儒家的群己权界观念是以基于身份的伦理秩序为核心,而群己德范则以基于仁义的美德伦理为核心.撇开其糟粕以及一些具体的细节规定,先秦儒家群己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从而构成当代中国德治的思想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立场,发掘儒家的大同理想、民本思想、先忧后乐等思想精华,确立当代儒家群己观的正确政治立场与方向;群己权界方面,吸取儒家的集体主义与和谐共处精神,为各种社会角色构建多层次的底线伦理;在群己德范方面,批判吸收先秦儒学的概念、判断和行为标准,构建更符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美德伦理;实现群己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话语、儒家话语和公众日常话语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群己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