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词语的翻译策略探析——以葛浩文英译《红高粱》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词语的翻译策略探析——以葛浩文英译《红高粱》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由于中国文化体现着民族特色,又有着深厚传统与强烈特色,因此如何正确翻译中国的传统历史符号,对于宣传中华文化,让目标读者跨过历史鸿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至关重要。通过以葛浩文《红高粱》的英译本为例,从翻译方法出发研究了对中国文化符号词的翻译。研究结果表明,葛浩文灵活运用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读者更易接受,同时也能正确传达原文丰富的文化意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孟秋宏、严胜荣、黄洁、李洁、李冬连、丁静
展开 >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符号
归化
异化
出版年:
2024
海外英语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海外英语
影响因子:
0.096
ISSN:
1009-5039
年,卷(期):
202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