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戏曲的创造性叛逆研究——以熊式一《王宝川》为例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戏曲的创造性叛逆研究——以熊式一《王宝川》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不仅是原文的读者、阐释者,而且是译文文学的创造者。作为双语作家的熊式一,他根据海外观众的接受度和文化圈将传统戏曲《红鬃烈马》进行了创造性改写,以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及其与作者的视域融合、审美距离为准绳来制定特定的翻译策略以重视再现原剧。在西方舞台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文章以熊译《王宝川》为例,分析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对于引导外国读者更好地体会和感受中国戏曲魅力的重要性,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探索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有效路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俞旸
展开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创造性叛逆
戏曲译介
熊式一
王宝川
出版年:
2024
海外英语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海外英语
影响因子:
0.096
ISSN:
1009-5039
年,卷(期):
2024.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