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居家养老已成为我国主要养老模式.从供给—需求关系看,志愿服务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动力,但面对老年人取向复杂、意愿强烈的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在供给数量、质量和持续供给等方面多维乏力,陷入可及性供需耦合失调困境.借鉴国内外公共服务可及性的经典概念和研究范式,可以从可识别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切性四个维度构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从供需耦合机制受阻出发,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可及性不足的成因主要是主体激励力度不够、主客体供需匹配不畅、相关法律法规缺失.今后,从畅通耦合机制出发提升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可及性,应以优化主体激励措施畅通动力机制,以优化主客体间供需匹配畅通传导机制,以加强志愿养老服务法制建设畅通交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