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为积极响应抗日战争的动员需求,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全边区开展以冬学为主的社会教育.1937年,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初露端倪,1938年迅速发展,1939年至1940年达到高潮.受限于当时边区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条件,冬学运动在起步阶段就面临教育资源匮乏、启动时间滞后、宣传覆盖面有限以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经过不懈努力,冬学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极大提升了民众的抗战热情与政治觉悟,有效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而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教育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