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30年来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近30年来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扫码查看
基于莱州湾滨海湿地特征以及野外实地观测数据,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手段,揭示1990—2018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结合景观指数分析莱州湾滨海湿地异质性.结果表明,1990—2018年间,莱州湾滨海湿地呈现人工滨海湿地面积增加而天然滨海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截至2018年莱州湾滨海湿地面积总计1954 km2,其中天然滨海湿地面积约811 km2,人工滨海湿地面积约1143 km2,分别占42%和58%,滨海湿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的趋势明显.斑块数量(NP)、景观形状指数(LSI)等景观指数值逐年增加,表明莱州湾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且破碎化程度加重.莱州湾滨海湿地不同岸段之间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不完全一样,造成其破碎化程度加重的自然驱动力有河口冲淤、降水量变化等;人工驱动力主要为城市建设、港口码头、集约用海区建设、养殖业和制盐业的开发利用等.以期对莱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合理利用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及恢复滨海湿地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landscape patterns in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the Laizhou Bay in the last 30 years

黄建涛、郑伟、万年新、路景钫、李捷

展开 >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33

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00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61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棘洪滩水库管理站, 山东 青岛 266111

展开 >

滨海湿地 遥感解译 景观类型 景观指数 破碎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专项海洋科技资金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517790482018SDKJ05052016KFJJ01

2021

海洋科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41
ISSN:1000-3096
年,卷(期):2021.45(2)
  • 1
  • 8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