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6~2017年中国沿海省市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016~2017年中国沿海省市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扫码查看
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引起的病毒性偷死病(VCMD)使中国对虾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查明CMNV及其变异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套式PCR (RT-nPCR)、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RT-qPCR)3种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沿海省市CMNV及一种新型野田村病毒——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的流行、分布和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养殖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等种类中均可检测到CMNV阳性;在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市采集的患病对虾中均存在CMNV.基于RT-nPCR、RT-LAMP和TaqMan RT-qPCR的检测结果显示,2016和2017年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依次分别为11.8%和7.8%,6.7%和3.9%,17.7%和12.4%;基于上述3种方法检测结果计算得出,2016和2017年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8%和16.3%;基于RT-LAMP的分析显示,2016年样品中MDNV的阳性检出率为9.4%.本研究表明,中国沿海省市养殖虾类中VCMD的流行和危害仍不容忽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不断变异导致前期基于该基因开发的CMNV检测方法可靠性下降,检出假阴性风险升高;同时,发病对虾中出现了新的野田村病毒株系且具有较高的流行率,其传播危害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 (CMNV) in Cultured Crustaceans in China in 2016~2017

李小平、万晓媛、张庆利、黄倢、董宣、王秀华、邱亮、宋增磊、程东远

展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201306

偷死野田村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逆转录套式PCR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 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316726952017YFC14045032060302201500320603022018008

2019

渔业科学进展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渔业科学进展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31
ISSN:1000-7075
年,卷(期):2019.40(2)
  • 9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