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fish abundanc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outer waters of the Zhoushan Islands

扫码查看
根据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优势种,并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其与水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有106种,隶属于12目47科80属,春、秋季鱼类质量密度分别为210.50 kg/km2和829.06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8.08×103 ind/km2和165.94×103 ind/km2.春季鱼类资源密度在调查海域的西北部较高,东部较低,而秋季鱼类资源密度在东部海域较高,西北部海域较低.两个季节的鱼类优势种更替明显,春季优势种为黄(鮟)(鱇)(Lophius litulon)、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a)、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秋季为细条天竺鲷、日本发光鲷(Acropom japonicum).鱼类种数呈现显著的季节和空间变化,但是都以西部以及西北部靠近近岸岛屿的海域种类数较高,大部分鱼类栖息在50~80 m水深海域.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温度、底层温度、表层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于南京、俞存根、许永久、陈立红、许恒涛、王慧君、张佩怡、刘坤

展开 >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

种类组成 环境因子 资源密度 典范对应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270527

2020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海洋学会

海洋学报(中文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44
ISSN:0253-4193
年,卷(期):2020.42(10)
  • 6
  • 25